• 银河8366cc



  •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动态Industry News
    2015
    07-08
    被房地产“绑架”之后 酒店应如何发展 ?
    发布者:     浏览次数:7126

    近日 ,“2014年度酒店业最具影响力品牌颁奖盛典”在北京召开  ,60家酒店品牌高管共聚一团探讨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打造。华侨城股份公司总裁助理、酒店物业事业部总经理金阳表示现在很多酒店正在被“绑架” 。  

    好面子 酒店被地产“绑架”

    在金阳看来 ,目前酒店业最大的困境就是酒店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房地产业的“劫持”。众多开发商通过酒店取得房地产溢价 ,却忽视了酒店自身的发展 ,包括盲目引进外来品牌,而不肯下功夫打造自有品牌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丢失了在酒店行业的话语权。

    目前,中国不少地产商仍依托星级酒店的吸引力,捆绑开发模式,打造配套的地产项目。这个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中国国情所限。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区酒店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林聪曾表示 ,现在很多城市关注的不是市场的需求点 ,而更多的是注重“面子”工程 。

    其实正确的酒店开发模式和建造程序应该是这样的 :通过全方位且最为严密的市场调研,针对目标客户群体做出准确的定位;然后依据这个定位确定好最适合市场的酒店设计方向 。因为方案和规划对于酒店未来的经营和创收,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同时设计出完美的酒店也能相对使营运成本减少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但是现在很多酒店已经“沦为”城市综合体的附属品 。那我们酒店业如何才能从这个桎梏中解脱出来 ?

    创建自营品牌 挣脱枷锁

    金阳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那就是真正的发展自有品牌。目前,依托母公司华侨城集团的强大实力,华侨城酒店已经开发和管理近30家个性鲜明的主题酒店。 与此同时 ,华侨城酒店正在与华侨城旗下主题公园 、生态旅游、都市娱乐、主题社区等关联产品共同构成完整的旅游度假区;寻求在中心城市的中心地段建设酒店综合体 ,以“酒店+可售物业”的模式进行拓展。可见,“酒店+地产”这个模式对于酒店行业发展而言仍具有非凡的意义。

    目前,放眼中国酒店业,“酒店+地产”模式做的比较好的主要是万达、绿地 、碧桂园以及世茂等地产大佬。以万达为例 ,作为万达发展的第三阶段,城市综合体将酒店作为其必备的组成部分纳入其中 。据数据统计 ,截至2014年底,万达在53个城市拥有62家已开业豪华酒店,总客房数量19165间,其中35家为自营酒店 ,27家由全球知名的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经营 。2014年,万达新开业酒店18家,全年经营收入达到了40.08亿元 。作为集团的一把手 ,王健林更是对万达酒店版块寄予厚望,他曾公开表示,希望万达酒店能走向世界 。据了解 ,到2015年 ,万达开业的五星级自有品牌酒店将超过60家,在世界8-10个主要城市建设万达酒店。而这都立足于万达对酒店这一板块的用心经营。这不,王健林亲自点将,将原喜达屋大中华区总裁钱进收入麾下 。

    以消费者为中心 提高品牌忠诚度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酒店品牌更是如此 。在自营品牌的建立过程中 ,我们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品牌忠诚度低、品牌价值影响力小 、品牌管理标准弱、品牌建设慢等 。现在酒店市场不断被细分或重组 ,消费者的习惯更是不断转变,那我们自营品牌该如何发展呢?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品牌忠诚度问题。

    金阳表示:“品牌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不断研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瑞忠也对此深有体会 ,他表示 :“酒店运营必须从‘以品牌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只有让消费者在不同区域 、不同时间加强与品牌的交流和沟通,经历品牌所带来的独特体验,才有可能不断加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将他们化身为品牌的传播者。

    虽然现在很多国际酒店集团正在变卖资产,走“轻资产”运营路线,但是“酒店+地产”的模式仍会是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是两者能否结成稳固的关系,通过规模效应建立企业自身的“酒店”产业 ,仍需双方持续的努力。(摘自迈点网)

     

    返回
    相关文章


  • XML地图